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初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技术新闻 >> 正文
美国宇航局发现火星液态水新证据
更新日期:2015-9-29    作者:中新网    编辑:admin    点击量:1596

美国宇航局宣布:火星液态水有新证据了

20150929

来源于:中新网

 

美国宇航局(NASA)于华盛顿时间9281130(北京时间2330分)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宣布,科学家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

 

美国宇航局发现火星液态水新证据

 

“火星地表在特定情况下存在液态水”

发布会上,美国宇航局行星探测部门主管吉姆·格林宣布:美国宇航局确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火星地表存在液态水。发现液态水存在的科学家、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Lujendra Ojha在发布会上做了详细介绍。

发布会上公布的高分辨率图像显示,火星表面的一些斜坡上存在反复出现的线条状痕迹。科学家称,这些最新发现,强有力地支持了“在火星表面有盐水在夏季时于部分斜坡上流动的理论”。这些线条形状狭窄,通常不到5宽,与周围区域相比,线条区域的光反射率较低。这些线条在温暖季节时出现,并在温度达到250300开尔文时开始增长,在较冷的季节则会消失。

根据对这些反复出现的线条和火星表面温度变化范围的研究,科学家认为,这些线条痕迹与易挥发流动物质的可变特征相符,有可能与含盐液态水在斜坡上的流动或析出有关,但并无直接证据直接指向液态水或是水合盐物质的存在。

这些从火星上流下坡的被称作“季节性斜坡纹线”的阴暗狭窄的100长条纹,被推断是由现代的流水形成的。最近,行星科学家在霍洛维茨火山口的这些斜坡上探测到了水合盐,证实了原先的假设,即这些条纹确实是由液态水确实形成。

 

研究过程:此前已发布相关成果

2011年,Lujendra Ojha在研究NASA高分辨率影像实验(High Reso lution Imaging Science ExperimentHiRISE)获取的影像时,发现了一些窄而且低反射率的条带。这些条带比周围要暗40%,像是小型的沟壑。这种沟壑一般宽在5以下,长度各异,最长可以达到1.2千米

根据Lujendra Ojha的发现,这种沟壑发育在比较陡峭的山坡上(坡度大于25°),有季节性的变化,一般在火星的春末开始发育或生长,在初冬之后变小或消失,往复如此。Lujendra Ojha和他的同伴把将其命名为“季节性斜坡纹线”(Recurring slope lineaeRSL)。

火星RSL的年际变化。A图所示是一个陨石撞击坑,周缘发育了一系列的RSL,黑色箭头指示了一些RSL的位置。A图中下方的方框为B~E各图所反映的位置。B图是28火星年(MY)夏末的RSL发育情况,C图是29火星年初春RSL衰退后的情况,C图是晚春时节RSL重新发育,D图是初夏RSL的情况。

在今天的发布会之前,Lujendra Ojha的团队已经将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在这篇新近发表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集成火星普查光谱仪(Compact Reconnaissance Imaging Spectrometer for MarsCRISM)获取了RSL发育地区的影像。通过对比多个研究结果,研究者发现,由于火星上不同RSL地区的光谱特征和高氯酸镁、氯酸镁、氯化镁以及高氯酸钠的光谱相符合,在RSL发育地区很可能含有这些易溶于水的矿物。以往的探测结果也表明,火星表面普遍存在这类可溶性的盐类,RSL区域的矿物很可能是这些盐溶于水后再沉淀富集而成的。上述结果提供了现今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有力证据。

 

学界质疑:发现者是在读博士生

对于此次发布会的内容,美国学界看法不一,支持和质疑的声音同时出现。

很多学者对Lujendra Ojha的团队所找到的高氯酸盐物质表达了自己的疑惑。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大卫David Vaniman认为,此次发现“并不意味着火星上有青蛙和蒲草”。他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水在火星表面流动,但无论如何,高氯酸盐都是有毒的。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火星专家雷Ray Arvidson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则称,“水才是生命的源泉,我可不想生活在高氯酸盐的溶液中。”

美国太空探索和神学研究院(SETI Institute)行星科学家Janice Bishop肯定了Lujendra Ojha团队研究成果的积极意义,他觉得,这一发现可能提供了未来人类登陆火星时水的重要来源,而此次公布的的各类火星地形特征还表明,火星上还存在很多人类尚未充分了解的水循环。

据悉,此次发现火星表面液态水证据的科学家Lujendra Ojha目前还是一名博士生,2011年开展此项研究时,他还只是亚利桑那大学的一名本科生。

Lujendra Ojha的个人主页,表明自己主要的研究兴趣是理解类地行星的演化过程。

南都记者发现,Lujendra Ojha在其主页上的个人简介里写道,自己主要的研究兴趣是理解类地行星的演化过程,他热爱钻研太阳系内目前所有各行星的地质特征,对地球、火星、月球、小行星和彗星都有研究,同时还会鉴别陨石。“我深深地认识到,我身心一体,自身就好像是由星尘构成的。我常觉得自己并不是在搞科研,只是想去了解我是从哪里来的,并把发现分享给大家。”

 

【附】NASA迄今为止有关火星的重要发现

2015723NASA宣布在宜居带发现首颗“地球堂兄”——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又一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20148月,“好奇号”拍摄的岩石断面,展现出了典型的距离河流入湖口不远处湖床沉积物的特点。

201436NASA发现火星表面巨大新水沟,形成于近三年。

20133月,NASA宣布,根据车对火星基岩样品的分析显示,火星古代环境确曾适合生命存在。

2012124NASA在火星样土中发现有机物痕迹,NASA称,他们在“好奇”号火星车采集的土壤中发现有机化合物痕迹,称土壤中含有氮和氯。这表明,火星土壤中或许含有微生物。

通用技术网专用图片关注更多技术新闻请回到首页《通用技术网》点击《技术新闻》栏目查看


  上一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
  下一篇: 中国长征六号火箭首飞一箭20星创亚洲纪录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