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骨干辅导教师培训
纪实(四)5月29日
上午,还是姜冬梅教授给我们讲座,她以《我的教育梦想》为主题,通过讲述自己的科技教育经历,结合组织各小组进行的观察提问、探究设计等活动的交流讨论,将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观察提问、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很自然地让大家得到理解。
下午和晚上是各小组的实习活动:每个小组的学员们一起选定一个科学微电影的主题,进行科学探究,并进行拍摄,然后用所学的软件现场制作3到5分钟的视频,要求晚上10点之前上交作业。我们小组的主题是《探梦奇源》,希望明天上午的作业讲评有我们的精彩。
到晚上10点准时交作业的小组只有9个,我们组是其中的一个哟。到12点交作业的有16个,还有2个小组还在坚持着。真的被老师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大家辛苦了!给个赞。当然最辛苦的还是各位上课的专家们,他们评析作业会更晚一些。
2014年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骨干辅导教师培训
纪实(五)5月30日
上午进行的是“首映式”活动,活动通过昨天的实习作品的观赏、评委点评、实习者获奖感言的形式,使我们清楚了微电影制作的方向、方法,以及在创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评委观点等。如果在这一活动中能够让制作者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选题意图、探究过程等,也许对我们以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微电影活动更有益处。
对我们作品的反思:这个作品,虽然姜讲授点评说评委们觉得它是在所有作品中拍摄和剪辑都是最好的一个作品,但由于选题的失误,并没有得到好的奖次。在选择观察对象时,我选了那条比较特殊的鱼,但同伴们认为植物更好观察,就改了仙人掌,而且我也有了一个思路。后来小伙子认为大家都是对动植物进行观察,我们要来点特别的,更有新意些。我觉得他的这个想法值得肯定,这个理念非常好,应该鼓励,所以就选择了《探梦奇源》这个主题。问题的提出是根据这个现象:初次来到一个陌生地方,却有似曾来过的感觉。想想,原来是在梦里来过。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呢?别人是否也经历过呢?因为受到条件的限制,我们对梦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科学上的研究,所以,我们就对这个现象是否存在普遍性这一点进行了探究,方式是采取问卷调查和采访。统计的结果是:调查的60人中,有45人有个这样的经历,15人没有过。得出的结论是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普遍性,我们通过数据和统计图的方式呈现了出来。那么,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通过上网查询的办法,找到了一些在物理学、医学、和社会学上的解释,并归纳了出来。但是评委的评语里却是虽然没有探究的结果,但我们顶着烈日在室外进行采访非常辛苦,值得表扬,评我们一个辛苦奖。我觉得这个辛苦奖给我们,我们真是受之有愧,不知道看影片的老师们有没发现,我们在室外的采访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在室内的,有酒店大厅的,还有培训大厅的。相对看了别的组的影片后的情况来说,我们真不该拿这个奖。对于这个实习作业,我感觉它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让我们懂得了选题时要注意什么,哪些方面的题是不可选的,有失败也是一种探索,有失败才会有成功。我们不能为了新意而不考虑它的可行性。不管怎样,大家付出了,也收获了,特别是叶老师辛苦了。
下午,是山西省临汾平阳中学的张俊伟老师给我们主讲《科普动漫创作与科普游戏创意》,和动漫游戏专家谢其翰老师主讲《科普游戏创意设计与后期开发》。张俊伟老师以他的学生的获奖动漫作品为载体,结合实践操作,讲解了Flash动漫制作的简单步骤、制作过程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创作科普动漫,还有制作思想、理念等,并介绍了一些制作动漫的软件以及素材网站。让我们正确理解了科普动漫作品的概念、科普动漫作品的评价标准和评分原则等方面的内容,谢谢张俊伟老师的实际又宝贵的经验介绍。

山西省临汾平阳中学的张俊伟老师主讲《科普动漫创作与科普游戏创意》
谢其翰老师从科普游戏创意的发展史、游戏类型、好玩游戏的设计及后期开发的相关事项都作了解释,是我们对动漫游戏创意设计这个新项目有了充分的认识。

动漫游戏专家谢其翰老师主讲《科普游戏创意设计与后期开发》
授课完成后,是本次培训的结业仪式。在仪式中,播放了朱元杰、赵鹰老师拍摄制作的本次培训过程的花絮短片,让我们回顾了这紧张而快乐的三天培训。在颁发结业证书之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处的李挺处长作了本次培训的总结,并对参培的科普老师寄语了希望。
“2014年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骨干辅导教师培训班”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了。最后的结业合影也记录下了老师们本次培训的辛苦、快乐与收获。

第五届“熊博士”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骨干辅导教师培训班结业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