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爬山比赛我是Number one
通用技术网 站长 张从军
2013.11.26
记录一下自己的毅力体现的活动,也是个不错的记念。
昨天学校组织了一次集体爬山比赛,按年龄与性别分为六个小组,30岁以下、30—45岁、45岁以上男女各一组,全校共有二百多位教职工参加了这次爬山比赛。我是在45岁以上男C组,幸运地成为Number one,而且我那男C组的第二名比我差不多迟八分钟才到,而且我前面只有一个二十多岁刚参加工作不久的A组的和一个三十多岁的B组青年老师在前面,也就是说,如果按总的来算,全校二百多位教职工参加了这次爬山比赛,我总的是排在第三。
这次爬山比赛的路程有13华里的样子,绝大部分路段都是上坡路,要克服这样的上山的路,又要拿到第一的话,是要有点毅力的,在许多次自己感到体力不支时,也想放弃,因为自己原来的计划只要能得前三名就不错了,因为自己在这一组中,还有一个刚好满45岁的,他的体力明显比我要好,而且年龄小了五岁,就有差别。只是在一路上,我总给自己鼓劲,这就是一种毅力的较量,坚持,再坚持。在最后一段一公里多路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下,很远都看不到在前面三分之二路段中的同一组人中的几个了,我如果松懈一些并没有问题,但我知道,当我休息的时候,别人在继续奔跑,也许,很快就会追上我,我也想,只要我不停的跑,别人要追上我也就困难一些。所以,我没有松懈,坚持往前跑,太陡的路就急走,而且充分利用在弯道的地方走直线,这样我就比别人要少走一些路,还有就是自己属于比较单瘦的人,别人属于比较超重的人,相对来说,自己将自己提上陡陂路,做的势能就少一些,因此也就有优势,还有,自己还猫着腰急走,目的是让自己的重心降低,尽量减小自己做的势能,这也是知识的作用。
当自己最后冲刺了,险些呕吐了,是因为自己努力拼搏的结果。在颁奖后的回程,我又一个人跑了下来,其他人都是坐车下来的,又是十几里的路。我想充分利用这次机会验证一下自己的体力,而更多的是想利用这次机会得到一次有效的体质锻炼。只是到了今天,双腿就象是灌了铅似的,上下楼有点困难了。
昨天下午一点多回来之后,我没有休息就又带着为创新大赛做的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三个学生到教育局的领导那里进行了采访调查,其实自己多么希望能休息一、二个小时补充一下体力,但时间不等人,而且是星期一,学校为了获得避开爬山的杂人,特地将星期一与星期日对调了,机会难得。连轴转,这也是自己毅力的考证。
正好上个星期六也就是二天前,我在暑假带的高一学生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小组,在学校邀请教育局的领导进行总结汇报的时候,他们得了第一名,二个到台上汇报的女生(其中一个是组长),高兴得不得了,我在这次爬山比赛之前,也希望自己能得第一来映衬他们的第一,通过自己的不断坚持,我终于做到了。
在近一、二个月的夜晚,我都在学校操场急走,一个人,不要别人陪,因为有别人陪就会跟随别人的速度走,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进。因此,有时候,孤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有,因为自己二年多前,得了面部神经痉挛,不容易好,只好用加强锻炼来减轻这份不痒不痛也不与生命有关的说来不要紧但却很难忍受的病痛,因此,很多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在急走。在今年国庆时大学同学聚会之前,有一同学在我们班级的QQ群中问我现在身体如何,另一个同学回答说:“嬲得牛死”,我想,真要有这份能力,还真的要锻炼,不锻炼就完蛋了。
还有,就是自己心底无私天下宽,因为自己在学校做人做事,还是过得去的,至少我正直,不阿不随,而且没有害人之心,热情帮助别人。尽管因不信邪的那份知识分子的特性得罪了个别领导,他总想给我小鞋穿,但我内心无所畏惧。所以,心理没有压力,尽自己的能力去奔跑,这也就是人生,这也就是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态度,所以,我在克服体力与耐力的极限之下,跑了我们男C组的第一名,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我能跑第一,因为我们那一组的人比我小几岁的有几个,看起来他们体力更好,但我用毅力证明了自己。
毅力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一名的奖杯
|